上海Hi~仲企财税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仲企财税问答>知识产权>中国技术转移制度方面存在哪些缺陷?
问答首页公司注册(3286)公司变更(351)公司注销(457)公司转让(110)个体户注册(103)

中国技术转移制度方面存在哪些缺陷?

1位顾问回复560人看过

中国技术转移制度方面存在哪些缺陷?

专业顾问回答

杨皓强
杨皓强服务年限:3客户评分:4.9 /5.0

资深创业顾问向TA咨询

技术转移方兴未艾成果转化何去何从?

自上世纪90年代基于知识和技术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显现以来,技术转移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有了技术转移的概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从一种外在的可依赖力量变成了一种内在的主要动力因素,与技术转移紧密相关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由此,我国的技术转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应的,我国的技术转移机构也从无到有,作用逐步凸显。

专家指出,我们能不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面,尤其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方面,能不能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关系到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在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问题,而中关村经济在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地区,中关村丰富的知本成为其技术转移的天然优势。因为中关村的特点,所以其技术转移的效率最高,对技术转移的需求也最旺盛。而“知本”如何变为“资本”,科技怎样牵手经济?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知本家”和“资本家”的难题。

技术待字闺中市场难觅佳音

中科院下辖若干研究所,是一个“知本家”云集的地方,研究成果不计其数,曾经为中国计算机、激光、合成橡胶、“两弹一星”研究并在信息、能源、空间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据研究报告表明,现在还有很多科研成果大多数处于实验室阶段,而不为外人所知,仅仅靠成果发明人还不能准确判断成果的应用前景。与之相对的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优势但是其经济系统内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到目前为止我国80%%的工业核心技术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而引进的技术只是国外二流乃至三流技术。由于研发力量不足,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创造能力普遍较弱。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中国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创造基本产生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这种现状导致科研与产业一直不能有效的衔接。一方面企业急需成熟的技术,却深感佳音难觅。另一方面大量的科研成果待字闺中,却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将技术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成全二者的美满姻缘,有效地将科研机构和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快速转移到企业并实现其产业化,是提高我国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大家都在问